晨露还凝在济世医馆的青石板上时,洛风已从后山背回一捆马桑树。/s′i,l,u/x-s¨w..-o\r_g\枝干带着山野的清冽气,细碎的紫花沾着水珠,在晨光里颤巍巍的。秦慕伊正将新采的叶片摊在竹匾里,见伙计们围拢来,笑着拍掉手上的草屑:“昨儿讲黄芩是‘军中老将’,今儿这位可是‘山间隐士’——马桑树,你们瞧着眼熟吗?”
最年长的伙计老周眯眼细看:“这不是朱雀山北坡常见的灌木?去年我砍柴时还砍过,没想到是药。”
洛风将树枝靠在廊柱上,指尖轻叩粗糙的树皮:“寻常草木藏大药,就看识不识得它的性子。这马桑树,得从它扎根的地方说起。”
一、马桑树的生长环境:偏爱险地,性耐贫瘠
“你们留意过它长在哪儿吗?”洛风抬手指向街外的远山,“朱雀山北坡的石缝里、陡崖边,越是土壤薄、碎石多的地方,它越长得旺。耐寒也耐旱,零下十度冻不死,一个月不下雨也能抽出新芽。”
秦慕伊蹲下身,指着根部纠缠的须根:“它的根像老藤一样,能顺着石缝钻半丈深,哪怕旁边是松树、荆棘,也抢不过它。但有一样,它怕涝,要是种在低洼处,不出半月根就烂了。”她摘下片叶子揉碎,一股辛涩气漫开来:“闻这味儿,就知道是经受过山间风雨的——阳光越烈,这股气越浓,药效也越足。”
年轻的阿竹咋舌:“长在那么险的地方,采它岂不是很危险?”
洛风点头:“去年我和慕伊去采,她为了够崖边那株结果的,差点踩空。”他看向妻子,眼底带笑,“所以采药人常说,马桑树是‘给勇者的药’,得有胆子靠近,才能得它的真味。”
二、样貌特征:枝干如铁,花叶含锋
洛风将整株马桑树展开,枝桠纵横如微型箭弩:“先看枝干,一年生的枝条是紫褐色,有细小的棱,摸起来像砂纸;老枝是灰黑色,皮会开裂,像老农手背的皱纹。_零.点!墈,书` ?勉-沸+粤_黩*最特别的是分枝,总是向上斜伸,从不弯腰,所以民间叫它‘铁枝子’。”
“再看叶子,”秦慕伊递过一片新鲜叶,“卵形,边缘光滑,叶柄很短,几乎贴在枝上。叶面深绿带点蜡质,叶背是淡绿色,藏着细小的绒毛——这绒毛是它的‘盾牌’,能挡虫子,也能锁水分。”
她又指向顶端的花序:“春天开紫白色的小花,一串一串挤着,像迷你铃铛,细看花瓣边缘有锯齿,透着点锋芒。花落了就结果,是圆形的蒴果,成熟了会裂开,种子像芝麻粒,能随风飘到石缝里扎根。”
老周忽然道:“我记着山里的马桑树,冬天叶子掉光了,枝桠光秃秃的,却直挺挺立在雪地里,像插在山间的剑。”
“说得极是。”洛风赞许,“它的‘硬气’全写在模样上——枝干如铁,花叶含锋,连掉落都带着股不肯折腰的劲儿。”
三、功效与作用:祛风通络,消肿散瘀的山间利器
洛风取过炮制好的马桑枝,断面呈黄白色,有细密的导管纹:“它的药用部分主要是枝叶和根,性子辛、苦,微寒,归肝经和肾经。最拿手的是三件事。”
1 祛风通络:“山里人常说‘马桑枝煮水,风湿见了躲’。它能通经络,尤其善治风湿痹痛,比如肩膀疼、膝盖肿,摸起来发烫,活动时咯吱响,用它配独活、牛膝,煎汤外洗或内服,三五天就能见效。”
秦慕伊补充:“我祖母年轻时在山里劳作,得了坐骨神经痛,就是用马桑根炖猪蹄,连吃半个月,疼得直不起的腰就能弯了。`1.5\1′x_s.w\.,c,o~m?但切记,必须去掉根皮,因为根皮有毒性。”
2 消肿散瘀:“跌打损伤、瘀血青肿,它更是强项。”洛风比划着,“去年柱子被马车撞了,小腿肿得像冬瓜,我用马桑叶捣烂,加白酒调敷,再配上内服的活血药,三天就消了肿。它的辛味能‘破瘀’,苦味能‘消肿’,像把小凿子,把瘀血块一点点凿开。”
3 杀虫止痒:“身上长癣、长疮,痒得钻心,用马桑枝叶煎水外洗,比药膏还管用。”秦慕伊想起一事,“前年夏天,药铺隔壁的孩子长了头癣,流脓水,用了好多药膏都没用。我采了新鲜马桑叶,加苦参、黄柏煮水,让他母亲每天给孩子洗头,洗了十天,癣就结痂了。”
老周皱眉:“既是良药,为何药柜里少见?”
洛风神色一正:“因为它有小毒,用量得极讲究——枝叶一次不能超过五钱,根不能超过三钱,孕妇更是碰不得。就像带刺的刀,用